出门需要戴护目镜?眼睛这扇“窗”,合理防护有妙招

受疫情影响,许多学生宅在家里上网课,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上不完的网课,家长们一边和孩子刷网课,一边还要熬夜追剧、刷抖音、看新闻......

几个月下来眼睛又痒又难受,还不敢随便用手去挠,害怕新冠从眼睛进入。

新冠病毒如何从眼睛进入?

日常生活中需要戴护目镜吗?

不同群体如何缓解视力疲劳?

协和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为您详细解答!

Q: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以预防病毒从眼入?

A:这是一个谣言,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药水,它的有效成分是左氧氟沙星,这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都有抗菌作用,因此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以用来治疗结膜炎(红眼病)、角膜炎、泪囊炎等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眼疾,对病毒感染却没有作用,也预防不了病毒感染(当然也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即使是对症的眼部细菌感染,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也不能长期使用。

Q:泳镜可以作为日常防护吗?

A:泳镜的封闭性是很强的,理论上能起到隔断作用,但是不建议作为日常防护佩戴。一是对于空气的隔绝是双向的,会使眼睛得不到氧气的交流,二是久戴容易引发眼部不适。

Q:疫情期间可以戴隐形眼镜吗?

A:在疫情时期,要更加重视接触镜的消毒和标准操作。为避免病毒传播,佩戴和摘除角膜接触镜前,应做到正确洗手。若不是必要,建议尽量少戴。

Q:戴上防蓝光眼镜就能保护视力?

A:蓝光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改善睡眠,但有一部分蓝光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不仅能对人的情绪有调节作用,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视力的发育。人完全不接触蓝光的话,反而是会影响人的视力发育。所以我们只需要适度的使用手机、电脑,适当的进行休息就可以。没有必要戴防蓝光眼镜。

眼部如何感染新冠病毒?

“看一眼”就感染,是不科学的。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根据病毒传播的一般规律来说,黏膜外露的器官如眼睛,是具有潜在的传染风险,比如你和病毒携带者握过手,或者摸过带病毒的门把手,再去揉眼睛把病毒带到眼结膜就会导致眼部感染。

异物进眼睛到底该怎么办?

剧烈的揉眼睛,会让异物往深层去发展。可以先用眼药水冲洗一下,或者把眼睛闭着,看能不能把异物冲出来。如果通过这些方法都不能奏效的话,还是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不同的人群如何避免眼部感染

01 医务工作者

需近距离接触患者,除了常见的口罩、防护服等措施,还需戴上医用护目镜进行眼部防护,确保不用污染的手套或者裸手接触眼及口鼻,及时更换手套,使用消毒液或者酒精擦拭双手,行手卫生,避免病毒通过眼睛传播。

02 公共区域工作者

人流较多的区域进行工作时,如高速路口的测温人员、交通枢纽工作人员等,也应当戴上医用护目镜。

03 普通人

如果在人群较为聚集的地方比如医院等,就需要佩戴防护镜;如果像在家或者通风情况良好、人口密度不高的户外等环境,佩戴护目镜则不是必须的。另外也有人关心佩戴近视眼镜能不能起到护目镜的作用,近视眼镜是不能起防护作用的,近视眼镜的形状和大小,很难防止飞沫的接触。所以在高风险区一定要佩戴专门的防护镜。如果日常外出买菜等情况,人流较多的地方,可以戴上普通的护目眼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疫情期间用眼过度引发的问题

由于用眼过度会出现视疲劳,表现为不耐久视、暂时性视物模糊,眼部干涩、烧灼感、发痒胀痛、流泪,严重时可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不同人群用眼过度引发的疾病症状

疫情期间许多人宅家,长期对着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导致用眼过度产生系列眼部疾病。不同的人群,发病的症状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1、老年人

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眼疾高发。疫情期间,平日里爱出门锻炼的老年人也被“困”在家里。长期看电视、手机,一些眼病也可能会陡然增加。其中最常见的、可能会导致失明的眼病有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全身疾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

2、上班族

“视频终端综合征”和视网膜脱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网上办公,上班族每天对着电脑办公。用眼过度会出现眼酸、胀痛、引发或加重干眼症,严重的会发生视力下降、神经衰弱和抵抗力下降等。

3、儿童和青少年

“视力危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许多学校都延迟了开学时间,因此,网课成为了中小学乃至大学生上课的唯一方式,加上“线上”娱乐节目的增加,“近视”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在家如何进行健康防护眼部?

1、儿童和学生

①学习调整正确姿势

眼睛离电脑屏幕的距离应不少于50cm(约一臂远),眼睛稍稍向下看,即看电脑的视线微微向下,电脑屏幕的中心位置应该在眼睛视线下方10 cm左右,此时,眼睛注视的视线角度比眼睛的水平线大约低15度左右。

②上网课光线充足

当房间里光线不足时,可打开顶灯或台灯。注意,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屏幕亮度要适中,应于周边的环境亮度相适应。

③调整用眼习惯:遵循“20-20-20”口诀。

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20分钟后,需要抬头眺望远方20英尺(6米外)至少20秒以上(去厨房、阳台、客厅等地眺望远处让我们的眼睛放松)。

④做眼保健操。

2、上班族

①调整电子屏幕位置

高度:使眼睛与电子屏幕之间的视角成俯视角度,即眼睛与视频中心保持水平或略低位置。

距离:眼睛离电子屏幕的距离是其对角线的4-6倍。

亮度:电子屏亮度要适宜,避免太亮或者太暗 。

光线:周围要有柔和光线,建议晚上开灯使用电子屏幕。

②增加眨眼次数

多眨眼是预防眼睛干涩的有效方法,尤其在使用电子屏幕时眨眼次数不自觉地显著减少,所以人为地增加眨眼次数有利于保持眼睛湿润。

③热敷眼睛

热毛巾或蒸汽眼罩热敷眼睛,每天1至2次,每次约10-15分钟,可以增加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和干眼症状。

④看远看近调节眼肌:

选一个距离较近的景物看5秒钟后,视线调到距离较远的景物,瞭望约5秒钟。两个动作反复做个几次即可。

3、老年人

①控制时长

30分钟左右,应该闭眼休息3~5分钟或者是看远处。

②调节手机亮度

尤其在暗处时手机的亮度不能太亮。

③控制距离

至少保持眼睛离屏幕30厘米,看不清楚一定要戴老花眼镜。

④字体调整

手机屏幕越大越好字体显示设置越大越好

⑤调整姿势

尽量平视看手机,不仅可以保护眼睛,还可以保护颈椎。

可以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这样对眼干、口干、皮肤干都有好处。

饮食如何防控?

原则上做到营养均衡,宅家期间高脂高糖高热量的大鱼大肉等食物和碳酸饮料摄入过多不利于眼睛健康,应适当进食一些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食橙色食品——如胡萝卜、南瓜、地瓜等。

多食黄色食品——玉米、小米等多种粗粮。

多食紫色食品——葡萄、茄子、蓝莓等食品。

多食绿色食品——菠菜、油菜等食品。

多食海产品——海鱼、海带等食品。

少食甜食、饮料、油炸食品。

疫情防控级别已降,在继续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节假日不妨趁着好天气,约上三五好友出门走走,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吧!

来源:武汉协和医院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