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量全国第二,这个西部城市怎么做到的?
5月14日,贵阳统计局发布了《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40.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25万人,增长2.9%。
从全国来看,贵阳的人口增量仅次于合肥,位列全国第二。2023年合肥增加了21.9万人,排名第三的郑州增加了18万人,之后依次是杭州(14.6万)、成都(13.5万)、深圳(12.8万)、上海(11.6万)等城市。
作为经济和人口总量都并不算太突出的内陆省会城市,贵阳的这一表现令不少人感到意外,颇有“黑马”气质。这样的贵阳,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三大亮点”的吸引力
为什么说贵阳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在根本上说,贵阳人口规模以一种较稳定的节奏不断壮大,是与整座城市方方面面综合表现的提升相辅相成的。比如,2023年,贵阳常住人口创新高的同时,经济总量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站上5000亿新台阶。
并且,如贵阳人口结构的“年轻态”所示,这座城市在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依然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有着仍待释放的“后发优势”。
一是,它的常住人口仍不到700万,并且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GDP占全省比重)也只有25%左右,在中西部地区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在各方面为贵阳的发展壮大,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根据《贵阳市“十四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下称《规划》),预计到2025年末,贵阳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70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2023年与该目标相比,仍有约70万人的差距。
不过该《规划》也提到,贵阳延续人口增长的压力较大。“虽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生育率出现了短期回升,但受经济、家庭、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生育回升持续性不强。”
贵阳计划到2035年,人口达到800万至1000万人,建成千万人口特大城市,与目前相比还有160万至360万人的差距。如要实现该目标,平均每年新增人口要达到13万以上。
当然,与一些在各方面都更强的头部城市相比,贵阳的综合能级依然有待提升。并且,在城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的另一面,城市的就业机会、公共服务能力、产业实力等也在遭遇更大的考验。同时,还需要处理好过去高增长所遗留的一些问题。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shehuixinwen/60540.html 发布于
202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