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京东的“忠实”用户,早在2012年的时候便开始使用京东,直到现在。
从2018年开始,网上便传闻“京东白条”要上个人征信报告,当时一些白条用户就注销了相关服务。作者对此并不在意便没有关闭,然而,在今年双十一期间,第二次被京东白条“分期”后,我选择了彻底关闭白条服务。
京东关闭白条服务比较简单,只要还清所有欠款变可很快关闭。那么,发生了什么让我这个白条“重度用户”注销服务呢?
主要原因是作者的白条第二次“被分期”。
第一次发生在去年双十一期间,用白条买了一台洗衣机,过了几天出账后才发现居然选择了12期分期,利息大概是100块钱。
由于作者只用白条,不用白条分期(主要是想白嫖30天的免息期),当时,第一时间反馈京东客服,几番掰扯之后,京东金融的客服给了50块钱的京东E卡补偿,理由是“为了用户体验”。
这是我第一次用“白条分期”,在莫名其妙中用的。
到了今年双十一,再次发生了莫名其妙使用“白条分期”的事情,这次是一台冰箱,被分了12期,分期利息大约50元。
咨询京东客服,京东客服让我去找京东金融客服,切换到京东金融,问了下来说是“本人选择”的。
这台小冰箱总价700多,多花50块钱分12期,我到底图啥?
我说我没有选分期,你说我有,那还能怎么办?只能选择不用京东白条啊!
这两次“白条被分期”事情,一定是本人没有注意导致的,虽然京东从合规性角度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为了推广白条等增值服务,让用户“莫名其妙”的“被分期”,这种做法实在没有大厂风范。
京东白条的做法,颇有当年携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