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帮大数据看粮食安全:贵州发展“多彩农业”

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成为中国当前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六保”中就包含了保“粮食安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球遭遇新冠肺炎冲击,粮食安全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中国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数据来说话。从粮食储备来看,国家统计数据消息显示,中国2019年粮食产量达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由生产前景分析,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春播粮食进度较好,已完成八成意向面积;从运输层面来看,全国货运平台满帮大数据显示,中国粮食相关的运输保持稳定势头。

贵州,多彩

贵州通过确保粮食生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守底线、调结构,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确保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4000 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1000 万吨以上。

满帮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向贵州运输粮食的前五省份分别为河南、河北、山西、云南和湖南,体现了中国粮食生产“北粮南运”的格局。贵州粮食运往哪些省份呢?前五名分别是地缘相近的广西、云南、四川、广东和湖南。

贵州在保粮食安全之外,还发展特色农业,推动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刺梨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5160余万亩,累计带动272万贫困人口脱贫。据悉,2019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长5.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

粮食运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粮食储备充足度及市场反应。满帮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粮食运输量呈现V字形走势。1月下旬低点出现,即春节司机放假、疫情暴发重合之际,此后迅速反弹,2月上旬恢复至1月中旬水平,3月中旬即恢复至节前正常水平,4月持续攀升达到高峰后略有下降,说明储备粮调度、采购意愿已经趋稳。

满帮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粮食发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东,分布于东北、华中、华东,以北方平原地区为主。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地理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为北方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粮仓”属性凸显。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内有三江平原、松辽平原、松辽分水岭、辽河平原,沿河沼泽丰富,沃野千里。黑龙江耕地面积高达2.39亿亩,占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13.2%,占全国现有20.23亿亩耕地的11.8%。东三省虽然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8%,但耕地面积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域,又有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加持,牢牢

守护着中国粮食安全的大后方。

满帮大数据显示,比起粮食本身,包括肥料、农具、农药等在内的农用物资运输量反弹更快。保粮食安全,必须抓住春耕大好时机,才能进一步实现夏耘、秋收、冬藏。同样在1月下旬触底,农用物资的运输在立春之后迅速反弹,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回归到春节前水平,给春耕需求提供了强势保障。

种苗的发货量则在3月下旬达到今年以来的高点,春播高峰正式开启。

一年之计在于春,卡车司机群体为保障春耕使出了洪荒之力。根据满帮平台4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平台3月货运订单量虽同比略有下降,但较2月增长了89.5%,其中农用物资以11.2%的占比位居发货量首位,较去年同期增长83.2%。卡车司机在忙着供应抗疫物资、复产物资的同时,也在为保障春耕而奔忙。

春争日,夏争时,立夏之后,农用物资需求仍然旺盛,目前,农用物资运输保持平稳。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今年夏季粮油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冬小麦面积3.32亿亩,比上年持平略减,冬油菜面积9200多万亩,同比增加270万亩。

据2019年4月满帮发布的化肥数据报告显示,湖北的化肥发货量位居全国第一。经历今春新冠“渡劫”之后,今年湖北的肥类产品依然坚挺,发货量仅排在山东之后,占比为10%,比第三名辽宁高出3.3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下旬,湖北省调度的24家磷铵生产企业中,复产企业已经达到22家。

湖北不仅化肥产量高,粮食产量也有保障,除供应本省之外,还有余粮销往外省。2019年,湖北粮食总产量达2725万吨,人均粮食产量达0.45吨。

同时,湖北春耕也没有落下脚步。据悉,湖北利用农机装备智能化的条件,减少春耕生产人员聚集的同时也保障了耕作。今春,贵州保障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科技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黔西南州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科技先遣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为种植人员讲解和传授春耕生产所需要的农业科学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将是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力点。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