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为何能攻占你的朋友圈?
朋友圈又被各种APP的年度报告攻陷了……
2019年是怎么过的?
相信没有人会比APP更了解你这一年的生活了。
听了什么歌、看了什么电影、读了什么书、吃了什么、对哪些话题感兴趣……
不知不觉,朋友圈第一波年度报告大战已经打响,只要看着平台发布的个人年度报告,过去一年的生活便舒卷在眼前,一目了然。
明明知道这是平台的套路,想要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地成为行走的宣传牌,但人们点击、分享的欲望却从未削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各大平台的年度报告是如何攻陷我们的朋友圈的?我们为什么会期待年度报告?我们在分享年度报告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APP勾勒出的“镜中我”
APP的使用,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场景。
伴随对应不同需求的各类应用的涌现,应用场景被不断拓宽,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上半年,15-19岁网民人均手机APP达到66个,20-29岁人群人均手机APP有54个。
年度报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APP通过描摹用户这一年的使用轨迹,再建立一个“镜像的自我”。当我们每一次的数据被记录排列之后,“琐碎”的生活就呈现出了另一个意义。
B站记录了我们每一次给视频点赞、网易云音乐陪伴我们无数个夜晚、支付宝记录着我们的每一笔支出、微博见证了我们每一次互动……看着年度报告,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回忆瞬间涌上心头,还带着几分难以表达的情愫。
群体狂欢中的个人社交
分享平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个人报告,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局外人视觉围观另一个自我的机会,从鸟瞰的角度实现从沉浸到抽离的转换。
当我们把报告分享到朋友圈,也就是通过这场狂欢对他人所属的群体进行判断,同时共建着自己的社群。
渴望分享的心态,在每一个年龄段都存在。
大多数社交用户对社交“痕迹”可见持赞成态度,但90后和00后赞成的比重相对较低,对隐私较为看重。
热爱分享,也只对“对的人”分享。在分享音乐APP年度报告的过程中,人们就实现了一次“站队”。他们喜欢“被归属“,也更愿意得到别人的认同。
年度报告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将长期使用的APP变成一种与你同甘共苦的小伙伴,另一方面也是展现“镜我”的最佳途径。而分享这个报告,就是年轻人网络社交的典型写照。
熟人面前无话不说,生人面前矜持沉默。网络上的社交达人,实际生活中的孤家寡人。渴望有人懂自己,却从来都只在网上冲浪。
在熟人和陌生人之间,前者主动,后者被动。男性比女性更加表露自己的心声,无论是在熟人还是陌生人之间。
通过分享年度报告来收获自我认知和社群认知,是那颗孤独的心在寻找靠岸。
朋友圈有多热闹 生活就有多孤独
我宁愿最懂我的是APP。
年度报告这种群体的狂欢,包裹着的是每个个体对仪式感的共同需求。对于缺少与外界交流的年轻人而言,APP就像是筑起的一道自我保护的围墙,所有的心事都只有它们最懂。
毕竟,生活中,大家都是孤独的个体。
从2008年至2018年,中国的独居比例由8.9%上升至16.7%,一人户的数量越来越多。
独居的生活有多孤独?“空巢青年”或许会给我们最准确的回答。没有工作的日子,孤身一人不知生活如何安排。一开始想通过看视频、看书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努力不去想为什么要这样生活,却在无形中增加了孤独感。
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多认识朋友,却缺乏动力。交朋友越来越越难,每个人都很忙,大家都没有时间。剩下来能陪伴自己的,只有APP。
好友很多,但能说上话的就只有那几个。超过两成的微信用户好友人数在201-500之间,甚至有1成用户的好友数超过500人。圈子不小,但交流很少,实际上超过6成用户每周交流好友数量不超过20人。
比起朋友,或许那些非即时通讯类的生活类APP更懂自己,知道自己的口味、明白自己喜欢看什么电影、听什么音乐。年度报告才是一年中不可或缺最有陪伴感的“忠实好友”。
人类是社交型动物,面对与生俱来的孤独,我们仍然努力的生活,热爱分享。每一年对年度报告的跟风分享,不仅是我们对自我认同、社交群体构建的诉求,也是我们对美好世界始终存在的期待。
数据新闻编辑:陈华罗
新媒体设计:甲晨晨
校对:李世辉
来源:新京报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shehuixinwen/16835.html 发布于
2020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