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孩子成绩将出现两极分化:自律才是最大的加分项

作者 | 泡芙

两天,一对东北父子的互动笑哭了无数人。

为了改掉孩子作息不规律的坏习惯,上网课,爸爸想出了一个「损招」——买了一个智能音箱,然后录制下各种让人心烦气躁的噪音。

先是老爸颇具东北味的「起床了儿子,要上课了~」,然后是乒乒乓乓剁菜板的声音、此起彼伏放屁的声音、还有刺耳的上课铃声……

不情不愿的孩子不堪折磨,只好乖乖就范。

但这种「讨厌」的方式让他怀恨在心,居然偷偷剪掉了音箱的电源线!

爸爸一边生气,一边又后怕孩子没遇到危险:「触电了咋整啊!你这是冒着生命危险不想上课啊!」

为了催孩子起床、催孩子上课,这届家长真的无所不用其极了!

爸爸说,孩子平时挺闹的,不配合上课,可家长也没办法,只能用这种「下下策」。

这次特殊时期,不论是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孩子的自制力更是严格的考验。

近两个月的假期,有些孩子已经成了「网课学困生」,作息打乱,无心学习,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耽于玩乐,学习作业早就被丢到了一边。

同样的天分、条件、时间,拼的就是孩子的努力。

不自律的孩子,却只会在日日的重复中消磨意志。

可以想象,疫情过后,必然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而自律的孩子必然是最大赢家。

自律的孩子,有多可怕?

前些天,衡水一中的孩子们又刷屏了。

受疫情影响,全国学生都只能在家学习。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他们也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学习。

每天的作息和在学校一样:

5:40起床早读,网课一天6节,每节40分钟,还有自习课,一天做8套题。

天未亮时,他们已经开始晨读;万家灯火都熄灭,他们还在桌前笔耕不辍。

「因为别人也在做,不做肯定落下了。」

疫情假期对他们而言,不是阻碍,不是放松,只不过是转移了阵地的继续埋头苦读。

因为他们面临的是高考,是一分就要挤下成千上万人的独木桥,除了一如既往的心态和习惯,更需要持久的坚持,超人的毅力。

而足够自律的孩子,不止能战胜高考,他们无惧面临任何难关和荆棘。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大学四年里,几乎是以每天一本的速度在读书。

3个月读了60本书,做了3万字的笔记。大三那年患肺结核,他在病痛之中读完了300本喜欢的书。

如今功成名就的他依然严格自律,他每年都要阅读至少100本书,听30门课。

工作忙,他就见缝插针,汽车、火车和飞机上,会议的转场间隙,他都会用来读书,跑步途中、出差路上,他都在充实自己。

不断地坚持、将自律刻进骨子里,才是他走向成功的登天梯。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克服懒惰,管住自己,足够努力,才是每一份优秀的答案。

你做出的每一点努力和付出,都不会被时间辜负。

培养自制力,孩子受益一生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人如陶瓷,小时候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期好比粘土,给予何种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这个特殊时期,自律在孩子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无时无刻的监督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让孩子自主学习,还是要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放下焦虑,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演员孙茜曾在一档节目中说,小时候每次她正准备写作业,妈妈就在外面催:「你写作业了没有?快去写!别耽误了!」

本来想写的她,被妈妈这样催了以后反而不想写了。每次等到妈妈催,她才会拖拖拉拉地开始学习。

尹建莉老师曾说:「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

要让孩子学会自律,先要给他机会自我管理。不包办、不控制、不催促,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我们从旁辅助,适当提醒就好。

-细化任务,管理时间-

刚放假的时候,孩子各科作业堆在一起,看都不想看。

我就买了个日历本,先把所有的寒假作业分配在不同周,然后每周末做下一周每天的具体规划,把任务分成一个个小块,规定好时间完成。

不同任务之间留一定时间给孩子休息或调整,防止有时因为别的事稍稍耽搁,也有足够的时间灵活应变。

到现在,不需要我的辅助,他也会自己做好第二天的计划,并且按时完成。

协助孩子做好任务的细分和时间规划,落实在每一天,形成习惯,孩子就会慢慢养成时间管理的意识。

-帮助孩子设立目标-

2000年出生的19岁女孩徐升,是安徽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她已经被保研到北京大学,还同时收到了5所名校的offer。

北大是她的梦想,为了进入北大,她努力学习,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大学三年,总成绩一直保持在专业课第一。

有目标的孩子,才有奋斗的动力。

引导孩子建立目标,让孩子自己想想:

他想去哪个城市;

想考哪所大学;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后收集相关资料,用来激励孩子朝着目标努力。

当孩子有了想要达到的目标,自然就会督促着自己朝目标迈进。

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其实,大部分孩子的问题,归根究底都是父母的问题。

许多家庭为了孩子上网课闹得鸡飞狗跳时,也有大部分父母一边催着孩子学习,一边自己看电视玩手机。

国民才女武亦姝的妈妈曾说:「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自律的孩子,往往出自于自律的家庭。

海清曾在微博里分享她和儿子蛋妞的对话,妈妈诱惑他去打棒球,蛋妞都要坚持先把作业写完,甚至还教育妈妈,要对作业有耐心;

放暑假也要以作业为先,顺带着写一篇科幻小说。

「别人家的孩子」,果然从不让人失望呢!

可是,追究起来,自律的孩子也并非天生如此,家庭的氛围,才是他自律的根源。

一起坐飞机,孩子写作业,海清也会在旁边认真看书;蛋妞上书法课,海清也会陪着练笔;儿子上游泳课,别的爸爸妈妈都在喊加油,她却在一旁看剧本如痴如醉。

有句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孩子那些优秀的品质,大多都是从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得来的。

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父母做的好榜样比任何措施都要有效。

今天种下的因,必得明日的果。

就从此刻起,认真浇花施肥,让幼时孩子养成的自律,滋养未来的一生。

作者:泡芙,用美食和文字治愈生活,笔尖丈量世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