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玩游戏吗?世界卫生组织发话了:玩多了容易得精神疾病
文\好孕姐
“现在的小孩不可能不玩游戏。”
这是一位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一位家长的切身体会。
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所有的家长都在为孩子玩游戏而头疼,又不敢轻易插手自己不了解的世界,只能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所有孩子都玩的话,游戏就不再是一件糟糕的爱好。
可惜在我这种严母心中,这种观念太荒唐了,堪称“扯起眉毛哄眼睛”,丝毫没有认识到游戏给孩子一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18日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中,甚至将“沉迷游戏”划分到精神疾病,尤其沉迷游戏时间过长和将游戏放到现实生活之上的,都将被诊断为“游戏障碍”,需要及时入院治疗才行。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下游戏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以及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编辑
▲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
①游戏本身具备上瘾性
认识的朋友是一名软件测试师,对游戏设计相当了解,对方告诉我,每次游戏制作完成后,公司都会寻找体验人员来完善Bug,表面上是为了寻找程序漏洞,实际上是为了提高受众的上瘾程度,能成为“游戏废人”最好——游戏赚钱的手段就在占据孩子们的时间。
当孩子们对虚拟世界的重视超过现实时,金钱的花销也会围绕着游戏进行,这才是游戏制作者的目标所在。那就是怂恿孩子们氪金。
编辑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冲击,现实中,别说未成年孩子了,哪怕是成年人,已经结婚生子的,都很容易沉迷在游戏之中。这并非完全是孩子们的错误,而是游戏制作者苦心筹谋的结果,他们要的,就是孩子们对游戏“上瘾”。
之前曾有专家警告,网络游戏如同孩子们的精神鸦片,我还觉得夸张,直到看到了周刊记者采访中的案例,才明白一切并非危言耸听。
从孩子沉迷游戏那一刻起,限制时间已经没用了,因为游戏占据的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夺取的孩子的注意力和生活重心。就像中国新闻周刊中所说,当事人的孩子睡里梦里都是游戏,成绩已经无法提高了。
②缺少来自家长的陪伴
周刊记者报道中强调了游戏的成瘾性,却未曾考虑到家长陪伴一样占据一半原因。
早先我曾看到过一起案例,男女双方本是并驾齐驱的事业强人,女方却为了孩子回归家庭,只因对方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甚至连父母的话都不听了。而根源就在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只能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关心,最后,随着父母陪伴时间的增多,这名孩子才走回正途,明白了现实社会才是值得注入精力的地方,最终成才。
而这起案例的父母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他的太太张瑛。马云尚且对网络游戏无计可施,何况是我们普通家长呢。
③网络虚拟世界里,人人平等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有趣的帖子,内容讲述了某三十岁大叔玩家线下约架,见面后发现对方是个还在上中学的孩子,中二少年一个,瞬间觉得自己跟个孩子计较什么。
网友看到大多一笑而过,但我却发现了孩子们沉迷的另一重原因,那就是游戏世界里人人平等,只需付出微小的代价,就很能获得和成年人平起平坐的资本。
在著名乙女游戏《恋与制作人》相关中,我看到大量“加入我们氪金队伍”“不充钱还玩什么”的号召,不少未成年孩子嚷嚷着“氪金六千叫纳米氪(钱很少的意思)”,看得我触目惊心,毕竟我一个月工资不过才六千块而已。同样,《闪耀暖暖》等换装游戏中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可见这是游戏行业的通病。
编辑
▲家长如何拯救孩子的游戏瘾?
前文也提到了,马云的儿子当年之所以沉迷游戏,正是因为缺爱。身边既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没有来自亲友的关心,只有一堆同样沉迷网络的游戏儿童。
编辑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陪伴的重要性,多带孩子出门社交,以免长大成为宅男宅女,这于我国社会发展极为不利,看隔壁强弩之末的日本就知道了。
除此以外,也要注意多多培养孩子的高级趣味。
以我儿子为例,他中学前是拒绝游戏的,因为更喜欢阅读,认为现实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是值得关注的。后来初二时,他在小伙伴的怂恿下玩了几个小时,回家告诉:“妈妈,游戏太单面化了,规则非白即黑,太无聊了”,从此没再玩过。对此,我老怀甚慰,觉得自己教子有方。
或许会有家长反驳我,玩游戏照样能成为电竞高手,但在我看来,除非天赋异禀,不然好好读书成才的可能性会是通过游戏成才的一百倍,甚至一万倍。因此,多多培养孩子的高级趣味很重要,希望家长以身作则。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muyingzixun/28539.html 发布于
2020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