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怎么吃更健康?赶紧码起来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预防的方法有很多,饮食应宜养肺润燥为主,多食用滋补养阴的食物,少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那么这时候饮食适宜吃什么食物,还有禁忌吃什么食物呢?现在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吧。
宜茄子不宜生姜
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还是食疗佳品。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白露时节吃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到了秋季少吃姜为好。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宜莲藕不宜烧烤
藕即可当水果,又可作佳肴,生啖熟食两相宜。藕不论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生藕性寒,甘凉入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秋天吃莲藕,滋阴润燥,清心安神。
烧烤一般以鸡肉、牛肉、羊肉为原料,置于明火或微波炉内烧烤。这些食品性温,进食时需要较多的唾液来参与消化,吃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的症状。
宜蜂蜜不宜辛辣食物
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及糖类,对于皮肤是绝佳的保养品,秋天多食用蜂蜜能起到润肺抗燥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消化,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
“少辛增酸”是中医营养学关于秋季饮食的一个原则。所谓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才是能防止肺气太盛。
宜苹果不宜浓茶和咖啡
苹果中的维生素C是心血管的保护神、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中医认为苹果具胡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醒酒等功效。秋天多吃苹果可达到消除疲劳,润肺滋阴,对预防感冒和前列腺疾病也有好处。
秋天容易内热、上火,更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是咽喉肿痛。这个季节尽量少喝浓茶及咖啡,因为茶水、咖啡里面的茶碱、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加快人体水分流失,反而会加重人的内热、上火症状。
宜胡萝卜不宜水生植物
胡萝卜又称小人参,还有丰富维生素A、C和胡萝卜素,具有补脾健胃、养肝明目的功效。胡萝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在干燥的季节里,吃些胡萝卜,能增强皮肤的搞损伤能力,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但同时也是带最多囊蚴的时节,这时生吃水生植物易受其感染,导致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
宜银耳不宜肥甘食品
银耳有增加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还能对抗肿瘤患者因放化疗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秋天多吃银耳可是防皮肤干燥。
中医认为,秋季主肺气,肺主辛味。如果肺气太过,往往会导致肝气抑郁。秋燥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方面,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忌吃肥甘食品。
宜百合不宜煎炸食物
秋天空气湿度小,风力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汗液蒸发很快,容易造成身体水分的大量丢失,这就是所谓的“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对秋燥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秋季食用后难以消化,容易积于肠胃之内。加之脾胃功能较弱,食用油腻煎炸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之热,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干燥的特性。
宜红豆不宜寒凉水果
红豆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秋天吃红豆可以养生,立秋后,进补需先调理脾胃,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而红豆正好有上述功效,可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民谚说:“秋瓜坏肚”,就是指立秋以后再继续生食大量反类,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西瓜本身性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寒凉水果应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
宜糙米不宜油腻食物
精白米虽然洁白细腻,但经过精加工的大米,在碾制过程中胚芽以及谷子釉质部分和谷糖一起被磨掉了,糙米保留的营养更加全面,维生素保留较多。秋季经常食用糙米,能够预防动脉硬化,提高记忆力,消除焦躁不安的情绪。
油腻食物含有大量的热量,不易于消化,还能阻挡营养的吸收,秋季养胃,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
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meishizixun/26753.html 发布于
2020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