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毕业生都去干什么了?| 深读数据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那么“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都去干什么了?

“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非失业率为94.5%

就业蓝皮书显示,“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为94.5%,与2017届、2016届(分别为94.8%、94.9%)基本持平。

注:

非失业率是以全体大学毕业生为计算基数,把就业和正在国内外读研的人群都算为非失业,主要可以用来评估“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状况。就业率的计算对“双一流”院校不科学,因为计算就业率时分子分母同时剔除读研人数,造成读研的毕业生越多,就业率就越低。所以非失业率才是评估“双一流”院校的科学指标。

近六成的“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受雇全职

超三成“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选择深造

2018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58.3%)与2017届、2016届(分别为59.1%、60.4%)相比略有下降;“正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34.0%)与2017届、2016届(分别为33.4%、32.1%)相比有所提升,连续三届呈上升趋势。

就业蓝皮书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主要动机因素分布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机主要有就业前景、职业发展需要、想去更好的大学、想做学术研究等,此外“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读研的原因除了上述动机,或许还与所处院校环境有关。

某“双一流”院校研二学生张一阳(化名)表示,学校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原本她对是否考研还在迟疑的时候,寝室的同学都已经决定了要考研,也鼓励她一起加入,互相监督鼓励。最终她们寝室6人考研,无一人落榜,她们寝室也成为那一届的“明星寝室”。从近年的新闻来看,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另外,近年来国家对研究生的各项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研究生的后顾之忧,也对深造比例的提升有正面影响。

“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6145元

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的月收入(6145元)比2017届(5691元)增长了454元,比2016届(5201元)增长了944元。

“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3%

“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3%,与2017届、2016届(分别为73%、72%)均基本持平,比非“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1%)高了2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个体是“双一流”毕业生主要去向

从用人单位的选择来看,民营企业/个体是“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数据显示,2018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在民企/个体的就业比例为44%,高于在其他用人单位的就业比例。

2018年从某“双一流”院校毕业的李西(化名)综合考量之后选择了民企。“相比来说,我选择的岗位是自己感兴趣的软件开发,另外这家互联网民企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我能接触到最新的技术,更能开拓我的眼界,提高技能。”

除了毕业生的个人选择,多地推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举措,让民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生在民企就业比例的增加。

新闻链接:

为加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立法,健全听取民营企业意见的立法工作机制,全面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规章及行政规范性文件,长春市政府法制办推出20项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来源:华夏经纬网)

为支持本地民营企业发展,河北各地多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全力帮助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石家庄切实加大财力奖补,真金白银给予扶持民营企业。(来源:燕赵都市报)

南京经开区在民营企业降成本、提质增效、简化投资审批流程等方面,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来源:新浪新闻)

数据同时显示,31%的2018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就业,远高于非“双一流”本科院校毕业生到该类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18%)。同时,10%的2018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进入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高于非“双一流”本科院校毕业生到该类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6%)。

数据说明

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9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30.3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5.2万。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8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30.6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5.6万。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7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28.9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4.7万。

来源:麦可思研究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