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对护肤品过敏?
来源 /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作者 / 过敏科学Zheng Yiwu
对个人护理用品(personal care products)过敏可能有多方面的诱因,比如产品里的蛋白质、植物或动物提取物等,但主要是指对防腐剂(preservatives)过敏。
添加在个人护理用品中引起过敏的防腐剂,最常见的是异噻唑啉酮(isothiazolinones),主要是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 MIT)。MIT不同于其他防腐剂只对某些细菌或真菌有杀灭作用,MIT是广谱杀菌剂,几乎对所有微生物都有效,而且价格低廉,广泛用于大多数日用品的防腐中。2005年开始MIT作为独立的防腐剂用于个人护理用品,起初欧洲、美国、中国规定MIT在化妆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0.01%(即100 ppm),使用浓度越高,罹患过敏性接触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titis, ACD)的几率越大。
在欧洲对MIT过敏的患者从2009年的2.0%增加到2013年的7.2%。意大利门诊患者MIT皮肤斑贴试验(patch test)阳性率从2010年4.5%上升到最高2015年的18.9%,美国2015-2016年对5597人做皮肤斑贴试验,对MIT的阳性率为13.4%。MIT引起的ACD常见于40岁以上患者,女性是男性的3倍。女性症状常见于面部,特别是眼睑,而男性患者更多见于手部,另外病灶部位还包括躯干、腋窝、四肢、或全身。
2014年欧洲禁止在驻留类(leave-on)化妆品中添加MIT,冲洗类产品(rinse-off)中最大添加量为0.0015%(15 ppm),中国和美国尚未跟进,但驻留类产品中禁用应该是迟早的事。欧洲禁止MIT后,意大利门诊患者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率下降到3.1%。这里解释一下,所谓驻留类化妆品是指使用后停留在皮肤表面,不再用水冲洗的产品,比如精华、爽肤水、乳液等,而使用后再用水洗掉的称为冲洗类产品,比如沐浴露、洗面奶、洗发水等。
当用MIT做皮肤斑贴试验时,一般要求采用0.2% (2000 ppm)的水溶液,浓度低可能带来假阴性的结果。MIT类防腐剂还有苯并异噻唑啉酮(benzisothiazoline, BIT)和辛基异噻唑啉酮(octylisothiazolinone, OIT),它们并不常用在个人护理用品中,更多用于日用品的防腐,比如皮革、胶水、染料、清洁用品等,而且OIT和MIT有交叉反应,对MIT过敏的部分患者也可能对OIT阳性。
另一个引起ACD的添加到个人护理用品中的防腐剂是甲基二溴戊二腈(methyldibromo glutaronitrile, MDBGN)。上世纪90年代对其过敏的患者不在少数,现在已经被禁用,2008年后对MDBGN过敏已经不多见,但某些冲洗类产品可能仍在使用。
对肌肤敏感者,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含MIT的产品,特别是唇部、眼睑等皮肤相对娇嫩,更容易引起ACD。婴儿护理用品也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包括湿纸巾等产品。并不是所有的防腐剂都引起过敏,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苯酸盐(benzoates)、苯甲醇(benzyl alcohol)、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山梨酸酯(sorbates)等都是常用的防腐剂,对他们过敏的几率相对很小,可以用于个人护理产品的防腐。
现在,去看看您使用的个人护理产品中是否含有MIT吧,也检查一下其他日用品中是否含有BIT和OIT,它们之间可能引起交叉过敏。
来源:搜狐健康
本文由「
黔新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qianxinnet.com/jiankangzixun/15719.html 发布于
2019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