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园交通整体优化提质 市民出行更方便

核心提示:根据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消息,自8月17日起,由于轨道交通3号线花果园东站、松花路站开始进行施工,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周边道路的安全畅通,花果园片区内的中山南路、惠隆路、花果园大街、松花路调整为单向通行。

花果园,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每天进出机动车数量达到10万车次、非机动车进出数量超过6万车次,在贵阳市的交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样的改变,是否会增加花果园的交通压力?

9月9日,记者对花果园内交通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区分局七中队民警任海表示,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已经联合花果园物业对花果园片区交通组织进行了三次优化,缓解花果园交通压力。“大单行”的举措改变,不仅不会“造堵”,反而起到了提升出行效率、缩短出行时间的作用。而未来,伴随着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建设开通,花果园在全市立体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记者体验:早高峰进出花果园

9月9日清早8点,贵阳市下起了雨,增加了早高峰的出行压力。记者兵分三路,对花果园交通情况进行了亲身体验。

第一组记者从盐务街经枣山路、中山南路前往花果园大街,一路较为畅通,通行时间为25分钟;第二组记者从观山湖区经贵黄路、五里冲、公园中路前往花果园购物中心,在五里冲遇到交通缓行,通行时间为50分钟;第三组记者从花果园半山小镇出发,经中环路前往观山湖区,在半山小镇进入中环路路口处同样遇到缓行,排队等候时间约为7分钟,全程通行时间为45分钟。

“其实还好,现在花果园通畅多了。”家住花果园M区的孟女士在中华路一公司上班,每天上下班时花在路上的时间不到40分钟,“遇到的短暂堵点,主要是在高峰期进出花果园的几个路口上。”孟女士表示,对于花果园的交通情况,她感到近年来变化比较明显。

开车已有七年的出租车驾驶员李师傅告诉记者,他觉得花果园的交通得到了提升,不少新修的匝道缓解了进出花果园的交通压力。“比如从中环路进公园中路,延安南路进贵黄路,现在都新修了匝道,车辆沿着匝道,直接就能进出花果园了。”

记者了解到,李师傅所说的两条匝道均在去年8月1日正式通车。其中,中环路接公园中路匝道缓解了进出花果园“腹地”的通行压力;延安南路接贵黄路匝道让花果园R区、T区以及Q区等区域的业主通过前行几十米的回转车道,就能驶入贵黄路的进城向。两条匝道的建成通车,让花果园接入城市交通的方式更加多样。

交警部门:“快出慢进” 优化交通组织结构

据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区分局七中队队长陈飞飞介绍,花果园片区的出行压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时间段:一是7点40分至8点40分的早高峰阶段、二是傍晚5点半至6点半的晚高峰时间、三是夜晚8点至11点。“花果园片区集美食、娱乐、购物为一体,晚上有很多人出行,造成花果园会有夜晚出行高峰这一特别的情况。”陈飞飞告诉记者,每天民警值班都要安排至晚上11点,守护着市民出行、归家。

为提升花果园城市道路交通品质,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交警部门联合物业、社区,按照“快出慢进”的原则,不仅安排了警力、协勤人员对拥堵路段交通进行疏堵,还对花果园片区交通组织进行了三次优化提升。

半山小镇是花果园的“西大门”,又是延安南路、松花南路两条主干道与中环路的交会处,周边涉及花果园X区、V区、W区等多个居民区。早高峰期间,原有的三条车道已不能消化交通压力。

为此,今年4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南明交管分局七中队将半山小镇进入中环路路段的三车道改为了四车道;8月,又在该路段再增设一车道,并在路面上标示了导向箭头,避免车辆行驶出错。根据观察,这样的改变让半山小镇路口早晚高峰提前结束,早高峰从原来的9点提前到8点30分,晚高峰从晚上7点提前到6点40分。

为避免拥堵情况发生,南明交管分局七中队在晚高峰时段对中山南路路口交通灯配置进行了优化调整:原来红灯只有30秒,绿灯时间较长,经过调整后,红绿灯时间保持了平衡,使车辆能有序进入中山南路,给拥堵路段提供了缓冲时间。

另外,南明交管分局七中队还通过安装自动抓拍摄像头、设置移动抓拍车、新增60组震挡标线等方法,对花果园内违停、车辆噪音污染等情况进行整治,保障片区内车辆的安全文明驾驶,进一步提升了花果园的交通环境。

物业公司:助力交通环境 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9月1日清晨6点,花果园物业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来到J区,在小区门口新铺设一条总长约600米的沥青路,该项工程仅用了18个小时就顺利完成。9月3日,物业项目部又联合施工单位在路面上增划了交通标示线,方便来往车辆的通行。

这一次的道路升级改造,是花果园区域品质提升工程的组成部分。为了提升居民的出行体验,在政府、交警部门的指导下,花果园物业开展了一系列改善片区交通环境的工作,停车场品质提升便是一个例子。

“停车场不仅是业主居住不可缺少的设施,而且还能‘消化’花果园的出行车辆,缓解交通压力。”据花果园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去年,花果园在区域内停车场入口路面、停车场内增设了18000多块导视牌,即便是第一次来到花果园的车主,也能在导视牌指引下,快速找到停车位。

今年,花果园物业通过无感支付、色彩分区等方式对区域内各个停车场进行了改造提升。改造之后,高清摄像头可自动进行车辆识别,进而连接系统自动扣费,闸机自动抬杆放行,通行效率大为提高。另外,物业人员还在停车区域涂上不同颜色,便于车主停车、找车。

“现在朋友来家里玩停车很方便,看导视牌,记住停车区的颜色,就能找到车位。”家住S区的张先生对物业的这项工作“点赞”。

在改善停车环境的同时,花果园还对区域内道路的“局部微循环”进行了提升。目前,中环路接公园中路匝道口中段一条进入M区1~4栋停车场的通道已经铺设好沥青并开通。从中环路、五里冲等方向来的车辆,不用再前往公园中路调头,就能直接进入停车场。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花果园还将对L1区、M区停车场进一步优化,让业主感受“局部微循环”优化带来的便捷。

花果园:打造立体交通体系 建设畅通路网

据媒体报道,轨道交通三号线起于花溪区桐木岭站,止于乌当区洛湾站,共设车站29座,其中,花果园将设花果园西站、花果园东站、松花路站3座车站。

如今的花果园,已经发展成设施现代、布局完善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每天来到这里的人群、车辆络绎不绝。这样的景象,让花果园居民罗志强心生感慨:“和原来比,变化真的太大了!”

罗志强是彭家湾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回迁户。他告诉记者,旧城改造前,进出花果园主要依靠贵黄路,“路上随意穿马路的人到处都是,经常发生交通事故,附近的农巷,一下雨地上全部是泥巴,路又窄,大家都不愿走。”如今,罗志强口中的惠农巷已经被30米宽、双向六车道的遵义中路代替,花果园的交通也随着旧城改造项目发生了巨大变化。

记者了解到,花果园项目在规划初期就对片区内的交通组织进行了精心设计。其打造的“六横六纵”12条主干道,在花果园项目内纵横交错,既解决了花果园内部的交通疏导,又与贵阳主干路网“十六射线”紧密相连,补充了贵阳各个板块通行路网。同时,花果园采取了“公共交通优先+道路快速通行”的模式进行交通规划,整体打造涵盖城市轨道系统、城市公交系统、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公共立体交通人行慢行系统、地下交通系统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这样的规划进一步“升级”了过去贵阳老城区的交通格局,让市民的出行有了更多选择。例如,原来从两城区到花溪,只有花溪大道或者甲秀南路可走,使得湘雅村、都市高架桥成为交通拥堵点。花果园的路网规划,让公园中路、中山南路成为前往花溪的又一便捷通道。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花果园片区交通状况的改善提升将对缓解贵阳老城区的拥堵发挥很大的作用。伴随着轨道交通时代的来临,在贵阳市未来的立体化公共交通格局中,花果园的交通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来源:贵阳日报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