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尸,7700万空巢青年警惕“无缘”危害

据报道,我国结婚率创近10年新低!2018年的结婚率为7.3‰。按照民政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

如今这些独居青年,也被称为“空巢青年”。独在异乡,独自租房,空巢青年一个人生活,没有对象,最常联系的人是外卖员与快递员,说的是你吗?

在当代社会,一些人忙着追求效率和产出,无暇去经营人际关系;另一些人,崇尚个人自由,追逐单身、不婚、丁克等潮流,连最基本的社交能力也渐渐失去了,染上了“社交恐惧症”,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宅在家里。

久而久之,与他人的关联都逐渐淡薄了。

这个问题,在城市化程度更高的邻国日本表现得更明显。日本老龄化严重,单身、无子普遍化、失业率高居不下,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类人:生前背井离乡、独自生活,没有爱人,没有朋友,没有收入,死后也无人收尸,无人认领遗体,他们被叫做“无缘死者”,他们生活的社会,便叫做“无缘社会”

日本的今天,会是我国7700万空巢青年的明天吗?

《无缘社会》一书讲述了“现代人的孤独老死”,这不仅是日本故事,也有可能会发生在你我身上。

1.“无缘死者”:生前无人陪伴,死后无人认领

NHK记者探索了一个“无缘死者”的一生。对于这些可怜的死者,警察只能发布一则政府启事,希望能有亲属来认领遗体。警察贴的一则启事是这样描述的:他坐在客厅里,盘着两腿,向前倾倒。这姿势,就像是看着看着电视,便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他死在了自己家中,直到死后一周,尸体腐烂发臭,才被别人发现。

记者决定去追寻他死前的生活轨迹。从房东那里,他们得知这个人叫大森忠利,死亡时七十三岁。几经波折,记者们找到了大森忠利生前工作的最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在退休后的十三年时光里,他就在这里打临工,干着又脏又累的活。经理说,“大森君啊,是一个乐观的人,总是笑呵呵的,干活却很拼命。我还有点儿想不通,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为什么要那么拼命地干活呢?”

这个谜底,直到记者们去到大森君的故乡秋田才被揭开。原来大森君直到晚年也没能忘掉对故乡的思念,每年,他都要把一笔钱寄到秋田的一座寺庙里,作为去世双亲的香烛供品费用,这笔费用并不低,所以退休之后还需要打工挣钱。他希望自己死后也能葬回故乡,但很遗憾,由于无人认领遗体,大森君被埋在了东京都的无名死者墓地。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也破灭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日本老人会独自居住,最后落得一个无人照顾、甚至无人收尸的凄凉下场呢?

记者采访了许多独居老人,最普遍的回答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不少人都举例子说,“孩子家里房间狭小”,或者“孩子家里没有多余的钱来给自己养老”。也有不少人,是由于家中出了变故,离婚、丧偶、破产,早已和家人断了联系。

没办法和儿女一起居住,也没法入住早已人满为患的养老院,于是只能一个人独自生活。

2. “无缘死”催生新行业——特殊清扫业

有些亲属通常会拒绝来认领死者的遗体和遗物。于是,一个新的行业在日本诞生了——特殊清扫业

“特殊清扫业”清扫的不是垃圾,而是死者的遗物。这个行业的员工一般受区县政府和死者的外地亲戚委托,去整理死亡现场。记者惊讶地看到,员工们还带了喷射臭氧的工具。原来,尸体往往会隔好几周才会被发现,恶臭充斥了房间,员工们喷射臭氧是用来杀菌和除臭的。

无人认领,没有去处的骨灰,会被寄往愿意接收他们的寺庙,通常会在正殿上安放一周,僧人每天早晨为他们诵经祈福,再送往大殿后面的骨灰堂,寺庙的住持把那里比作“公寓坟墓”

除了寺庙,还有另一个去处——医院,成为“捐献遗体”,成为医院里一个冷冰冰的编号。尽管他们生前不一定签署过愿意捐赠遗体的协议。

这些人,生前就已经从人际关系中割裂出来,死后也没有人操办他们的丧礼。甚至他们的遗体,也被自己的家人拒绝认领。

为什么亲人间会变得如此疏远,如此漠然?

家庭形态的变化,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从前的人,三世同堂,温情脉脉,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三世同堂”开始演变成“小家庭”模式,随着单身主义者的增加,有些“小家庭”甚至更“小”,它或许只由一个人组成。

单身、不婚、少子之类的现代家庭形态的改变,都在一步步为“无缘社会”铺路。我们甚至都不能去贸然指责亲属的冷漠。

家庭形态的转变造成亲属关系的脆弱,这是“无缘社会”的重要成因。这些故事,都指向一个事实,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可能遭遇同样的事。而随着不婚者、单身者日渐成为主流,我们的社会又将走向何方呢?

3.“单身时代”的孤独者们:睡觉时也不敢锁门

面临“无缘死”的风险,还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NHK的记者曾去拜访一位叫水野君的中年单身汉。

水野君透露,经济不景气,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提结婚了。他没觉得单身生活有什么不好的,但当他失业以后,一种不安感就开始蔓延在心里,感觉自己孤零零地待在社会大圈子的外头。

水野君曾因为一次胃痉挛发作叫过救护车,这次意外让他意识到,他也可能成为下一个孤独的死者。此后,他甚至不敢锁门睡觉,只是轻轻地把门链挂上,想着,如果自己倒下,可能别人会弄断门链,把自己救出去。

社会中还有很多水野君,他们不是不愿意结婚,而是没能力结婚。失去工作的独身者们,沦落到这一步田地,只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吗?

随着现代家庭的转变,“大家庭”已经走向“核心”家庭,而现在,单身化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不婚、离婚、少子、高龄化的蔓延使得独自一人的“单身家庭”越来越多,据日本国家研究机关的推测,到2030年,“单身家庭”将占日本全国普通家庭总数的40%。

在未来,终生不婚将成为日本社会一种普遍而寻常的现象。

独立生活的城市设施已经日渐完备了。你不需要伴侣,也能一个人在城市里过好日常生活。社会观念已经变了。那种到了什么年龄一定要结婚的社会规范已经日益消解了。

4. 职场缘的消失:“家里蹲”青年的困境

人这一生,和亲人有“血缘”,和爱人有“姻缘”,和故乡有“地缘”,和同事有“职场缘”,当一个人和亲人、爱人离散,又背井离乡,至少还有日常见面的同事可以交往。

如今,亲密的同事关系已经成为过去式,同事都是来自天南海北,互相之间丝毫不了解,而且跳槽也是家常便饭,也许和一个新同事刚认识三五个月之后,他就消失了,工位上又换了一张陌生的面孔。越来越多的人,连和同事的这一层关联也要失去了。

让我们跟随NHK记者的视角,去看一看筒井君的生活吧。

筒井君来自北海道,努力学习考取了信息技术人员的从业资格证,成了东京电脑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算得上是有稳定的收入,可他和同事们也就是点头之交而已,在这座城市里并没有知心朋友。他总是开着电脑,在推特上自言自语:“我晚饭该吃什么呢?”“今天会下雨吗?”总是一个人待着,筒井君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现在反而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了。

工作一段时间后,沉重的工作任务让他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离职,宅在家休养。于是,在这座城市里,他连唯一的、和同事的关联也逐渐淡化了。因为没人会来拜访他,他也懒得收拾屋子了,衣服、外卖的包装盒、空着的垃圾袋满满当当地占了屋子的一半,唯一一块干净的地方是电脑前面。

专家们说,在“成果主义”和“效率主义”至上的今天,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职场竞争更加激烈,上班族很难向同事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长此以往,青年人有了沟通障碍,也不愿再与人交往,宁可长期闭门不出。

事实上,“无缘社会”不仅仅是日本的现状,它也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的侧影。在我们身边,不也一样人际关系日益冷漠吗?即便你有家人,也可能离散,你有公司,也可能失业,你有故乡,也可能被抛离在外。

但正如这些故事所讲述的一样,人和人的关联,既有可能丢失,也有可能重建。被孤立的人,不要自怨自艾,抬起头,看看自己的周围,也许你主动一点,就可以重新建立一段人际关系。

传统强劲的纽带对于今天的人而言,或许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也可以去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新型纽带来维系彼此间的关系,让我们不至于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自己在人世中浮沉。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来源:路上读书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