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机遇:锂电巨头入场,投千亿扩产,三大风口初现

作者|王磊

编辑|周航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与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未像此前业内预测一样迎来一轮反弹。从结果来看,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业内对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趋势普遍做出了微跌的保守判断,并认为新能源汽车恢复同比增长的拐点目前尚不明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的电池产业却已逐渐从疫情“黑天鹅”的阴霾中恢复过来,并今年2月出现了逐渐增长的趋势。

其原因与今年上半年新基建浪潮的兴起有关,这股浪潮推动了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充电桩等产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吉野彰曾表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会对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带来“无法想象”的变革。他认为,技术的进步升级,会加快电池的设计进程和新材料的开发进程,并且能够影响电池的使用方法,可以让电池在最佳环境中被使用。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利天万世、格林美、恩捷股份、德方纳米、丰元股份等十多家电池产业链企业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投资扩产,新增与计划投资额在2000亿元左右,新增产能超过50GWh。

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锂电电池产业重新进入蓝海期,电池企业上岸的数量并不会有所增加。反而,随着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产品要求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出现了进一步提升的趋势。

[·新基建浪潮到来 三大细分市场红利初现·]

“拓展5G应用会给锂电产业带来高速增长,将进一步扩大锂电池的应用范围,锂电池的市场需求将有巨量增加。”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唐有根表示。

首先,5G应用将推动整个社会更加依赖电力,并逐渐朝智能化演化,5G通信及大规模移动电源和分散储能将快速增长,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将有新的增量;其次,5G应用将加快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直接拉动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最后,5G应用将使手机、电脑、日用电器等消费电子产品进一步发展,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同时,5G应用也将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小区、智能社会服务及各种移动机器人的快速发展,配套锂电池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

具体来看,目前,全球以中、美、日、韩为主的众多国家都在加速5G商用,5G基站等“新基建”投入开始启动:中国移动2020年资本开支中,5G相关的资本开支约1000亿,占比55.6%;中国铁塔2020年资本开支中,总数280亿中有178亿是5G相关资本开支。国信证券则预计2020年5G建设大规模启动,2021-2023年进入高峰,2024-2025年逐渐成熟。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现在,我们每一周大概要增加1万多个5G基站。4月,5G用户一个月增加了700多万,累计应景超过3600万户。”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也在华为第17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已完成20万站5G基站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会建成5G基站80万站,覆盖全国超过340个城市。

随着5G基站加快建设,5G通信用锂电池市场也正迎来大幅增量。2020年,仅中国移动与中国铁塔发布的磷酸铁锂电池组产品招标就接近4GWh。

今年4月,中国移动2020年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集中采购项目开标,中天科技、海四达、双登集团、亿纬锂能、南都电源、雄韬电源、光宇电源、力朗电池8家企业中标。一个月后,中国铁塔2020年备电用磷酸铁锂蓄电池组产品集约化电商采购项目中选结果公示发布,双登集团、南都电源、智泰新能源、鹏辉能源、中天科技5家企业预中标。

以上两个锂电池集中采购项目,预计总金额均超13亿元。此外,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也已宣布,今年将联合集中采购不少于25万座5G基站,锂电产业有望再迎10亿元大单。

而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方面,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小康汽车董事长张兴海等多位代表纷纷建言5G技术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4月中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化与阶段性任务作出批示。文件指出,2020年是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第一阶段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阶段工作谋篇布局之年。

在4月24日,华为发起“5G汽车生态圈”,联合了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宇通、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18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在此之前,多家车企也宣布将会在今明两年推出5G汽车产品。

5月22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IDC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预测报告》也显示,可以连接第三方服务平台的车辆以及配备嵌入式移动网络的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在2019年达到5110万辆,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45.4%。IDC预计,到2023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出货量将进一步增至7630万辆,年增长率为9.3%。

在这一基础上,用于智能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也将以相似的幅度出现增长。

最后是消费电子与智能家居产品用锂电池领域,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报告称,今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将达到442亿美元,到2025年将增至944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4%。

从容量范围来看,3000–10000mAh有望在预测期内以最高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尤其是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航空、国防以及电力工具等行业。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增长的市场对高功率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电池可以使设备长时间运行,同时由于具有大屏幕和后备电源,可以提供最佳的设备体验。

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消费端的出货增长,例如,2019年,欣旺达消费类锂电池实现收入185.46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24.27%;德赛电池2019年实现营收184.43亿元,同比增长6.92%,公司营业收入中来源于消费电子锂电池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比约90%。

在新基建浪潮的推动下,5G消费电子产品与智能家居市场将会在2020-2021年出现增长高峰,锂电产业在这一领域也将迎来机遇。

[·巨头产能扩张 部分玩家已入局新基建市场·]

为赶上这轮新基建的风口,国内电池巨头已经纷纷开始了产能扩建的步伐,据了解,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利千万世、亿纬锂能、欣旺达等11家动力电池企业在今年启动了新的动力电池项目。

以宁德时代为例,去年8月,宁德时代获得证监会核准发行不超过 100 亿元公司债券,2020 年 2 月,又对外披露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200 亿元,加上为欧洲动力电池子公司提供了一份超200亿元的债券,宁德时代从去年8月至今一共为其后续产能准备了500亿元的资金储备。

在产能方面,今年2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拟投资不超过100亿元建设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本项目规划建设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生产线,用地面积约1300亩,建设期2年。目前宁德车里湾锂离子动力电池基地基础设施已正式开工,该生产基地项目总用地约2093亩,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总设计产能约45GWh,项目预计2022年8月建成投产。

随后在4月,又有媒体报道称,宁德时代正在与科士达合作,拟在福建省建设锂电池厂。包括两条储能PCS设备生产线,两条充电线路生产线以及一条电池组组装生产线。该电池制造厂投资总额1.5亿美元(10.6亿元人民币),初始产能预计为1GWh。

与巨头选择先行布局产能不同,部分玩家则开始尝试入局5G新基建,准备先与通信企业形成绑定关系。

去年6月,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华为签订了《锂电供应商采购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锂电领域的战略合作。目前,国轩高科已经开始为华为在海外的通信基站项目批量供货。

这是国轩高科在储能电池领域发挥自身磷酸铁锂电池优势的好机会,与5G系统方法商华为的合作,将会开启国轩在5G通信基站电池的成长空间。

安驰科技也在准备电池样品和文件,进入基站电池的投标工作进程中。目前安驰科技重要聚焦三个领域,分别为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和铅酸替代市场。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敏感点,安驰科技以安全性为基础,在高低温表现、比能量、长寿命、比功率等性能上有所差异化设计开发。

基于基站/储能侧重寿命及低成本的场景需求,安驰科技推出了同样大小,不同容量的电芯产品,其中50Ah、55Ah、61.5Ah、50Ah、55Ah等低成本产品,可应用于储能市场。

动力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同样也在布局储能市场,据了解,这家公司的储能业务占比正在快速提升,早在2014和2016年,亿纬锂能就分别中标联通、我国铁塔的基站后备电池招标项目。

根据不同的场景,亿纬锂能主打三种不同的储能专用电池。包括充放寿命4000次量级的电芯,以备电和少量循环为主的应用场景;应用于调峰、调频、需求侧响应的6000-8000次储能专用电芯;以及满足国外特殊需求的超过1万次充放寿命的产品。

除此之外,鹏辉能源、瑞浦能源也分别是5G基站储能领域的新玩家,这些动力电池产业的玩家开始将原本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下放至储能领域,很有机会对原本这一领域的玩家形成降维打击。

[·新基建难成新蓝海 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化趋势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整个电池产业都被新基建的浪潮所调动,但新基建的浪潮能否为锂电产业带来新蓝海,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从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1-5月,全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55.1亿只,同比下降1.2%;铅酸蓄电池产量7638.9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2.9%;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141.3亿只,同比下降3.7%。尽管5月当月,电池的产量已经出现了同比增长,但幅度不大,未能抹消上半年整体的市场颓势。

而从企业的营收效益来看,全国电池制造企业营业收入2490.0亿元,同比下降11.5%,实现利润总额94.6亿元,同比下降7.7%。这样的市场效益也并不具备蓝海到来时的特征。

反而,在锂电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市场的集中化趋势相当明显。以动力电池领域为例,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十家的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亿纬锂能、中航锂电、时代上汽、孚能科技、比克电池、欣旺达。

相比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动力电池企业减少了13家,动力电池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对比2018年,北京国能、卡耐新能源跌出前10榜单,其他8家企业则仍然稳定在前10行列,时代上汽、欣旺达跻身进前10行列,头部竞争格局相对较稳定。这是市场走向高度集中化的征兆。

从动力电池领域的玩家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新基建浪潮下,锂电产业新出现的红利,很可能也会被头部玩家瓜分,留给中部与尾部玩家的机会相对较少。

[·写在最后·]

虽然新基建浪潮之下,人工智能、新能源充电桩、5G通信等新兴产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但作为基础的锂电产业其实已经是相对成熟的产业,市场结构已经相对固化。这一轮发展机遇所带来的红利,笔者更倾向于会被头部玩家分走大头,即使在鼓励创新的趋势下涌现出了新的玩家,也是对现有产业结构的优化。

来源:搜狐汽车·黑客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