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关键时期 开启自信人生 家长如何与孩子构建安全的依恋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培养孩子自信人格的基础。三岁之前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亲子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依恋。

依恋是孩子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早建立的情感联络,早期依恋关系的好与坏对孩子的一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通过研究孩子在陌生情境的反应,一般把孩子的依恋类型分为4种,即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和混乱型。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陈彤颖医生就来跟您聊聊这四种类型的依恋关系。

第一是安全型依恋:

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一种积极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对亲密关系的要求很高,从来不担心自己会被父母抛弃,跟主要抚养人一般是妈妈建立了信任、密切、积极的情感关系,在他们眼中妈妈就是自己的一个安全港湾。能够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的父母通常都比较敏锐,能够敏感地观察到孩子的需求,能够恰当地去满足孩子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需求。孩子需要安慰的时候,家长能够主动地去安慰,孩子需要空间去探索周边环境的时候,家长也会给他空间。

第二是回避型依恋:

孩子对父母既不要求亲密关系,也不担心被抛弃,实际上这种孩子没有对妈妈形成特别强烈的依恋情感,所以心理学家也把他们称之为“无依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父母对其平时所发出的信号需求回应比较少,父母的反应导致孩子容易回避现实,会把一些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藏起来。常见于父母工作特别忙,顾不上照看孩子,或者父母本身就有焦虑抑郁的情绪。

第三是反抗型依恋:

这样的孩子既对亲密关系有较高的要求,又担心被父母抛弃。反抗型依恋的孩子一方面在寻求跟妈妈的更多的身体接触,另一方面又反抗这种接触,对妈妈怨恨、排斥,表现出一种愤怒的一种矛盾心理,对父母缺乏信心。这样的孩子的父母往往本身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的需求做出的反应不一致。情绪好的时候就满足,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拒绝,同样的情况有时候给抚慰,有时候置之不理,这种不一致的态度让孩子变得比较焦虑,形成了一种矛盾型的依恋。

第四是混合型依恋:

它混合了回避型和反抗型的特点。这类孩子对亲密关系要求低,但又担心被抛弃,在内心有强烈的心理冲突,既渴望妈妈又害怕妈妈,极度的压抑,这种孩子往往来自于有暴力的家庭。孩子的照料者既是爱的来源,同时又是痛苦的来源,所以经常见到孩子就僵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混合型依恋是最不安全的一种依恋关系。

了解完四种依恋类型,那么我们家长肯定希望给孩子建立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和安全的依恋关系。

如何给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呢?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五点建议。

第一,敏锐地观察并满足孩子需求:家长要敏锐地观察到孩子的需求,充分地满足孩子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比如当小婴儿饿了、拉了、尿了或不舒服了,大一些的孩子在外边被欺负了,父母要对孩子表现出理解、接纳和支持。

第二,要及时满足需求,不必设置障碍:我们有的家长为了练习孩子的延迟满足,在满足需求前让孩子先哭一会儿,人为增加障碍。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们家长能同意的时候最好是及时满足,没必要去设置障碍,这样不仅能够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能让孩子从大人身上学会如何跟人跟与人合作,与人相处。

第三,花时间陪伴孩子:家长每天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建议不低于两个小时来陪伴孩子。倾听孩子说话,跟孩子聊天,一起做游戏,玩一些看起来很傻很简单但孩子很开心的游戏,这些活动能够让孩子感觉到您跟他处于一种亲密的关系中。

第四,对孩子的反应尽量保持一致:家长尽可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好坏而对孩子的反应不一致。不要说这次孩子伤心了马上去安慰,下次伤心了就不管不问,这样的会让孩子自己感到矛盾和纠结,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感。

第五,不要吓唬孩子:有一些家长总是用类似威胁的话跟孩子讲,“你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要你了”等。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这其中包括对孩子的接纳,如果我们经常用类似的话去吓唬孩子,对亲子依恋关系伤害很大,也会让孩子担心自己会抛弃。

说明: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由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 儿童早期发展中心陈彤颖医生提供

转自 搜狐母婴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