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亲子关系都有这个特点!学会了才能和孩子友好相处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 闻芳

编辑 | 胡鑫

暑期已然过半,很多家长发现和孩子相处时间变多之后,反而更加处理不好亲子关系。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闻芳医生表示,优秀的亲子关系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边界清晰,但往往亲情中的边界感都比较模糊,不好划分与把握,今天就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家长们支支招。

划清想法或信念的边界

信念是指一个人认为是事实或者必将成为事实的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每个人都有很多信念,但并不是全都正确或符合客观现实的。做为父母的错误信念会通过潜移默化的家庭养育和细水长流的累积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有孩子特别喜欢摄影,对摄影器材如数家珍,大学想读摄影专业,但是父母却对他说这个专业没出路,导致孩子与父母冷战。如果父母在知道孩子的想法后,给他分析这个专业会面临的问题,并鼓励他选择后就要坚持下去,可能亲子关系就会更上一层楼。

划清情绪的边界

在孩子的世界中,最开始只有妈妈,孩子是跟妈妈的互动中慢慢形成健全的情绪的,只有妈妈情绪稳定了,才能和孩子有良好的亲子互动,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临床中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尤其是焦虑,是影响亲子关系最大的因素。

在心理动力学理论中,强调妈妈要做到60分就足够了,这样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也就是60分,留下40分的空间去跟孩子轻松、自在的互动,才能设身处地的观察孩子的需要,与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在一起,才会去接纳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接纳孩子的各种真情实感,孩子才能从妈妈的情绪中学到60分的边界,更好的处理学习、人际及生活的各种关系。

划清行为的边界

信念和情绪的边界需要父母不断觉察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断的突破自己去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在父母还不能完成处理好自己的信念和情绪的问题的候,可以先从一些具体的行为着手。

1.尊重孩子

尊重意味着来源于父母的正确赞美,来源于父母从孩子的本身意愿出发,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的喜好,而不是依据父母的喜好、父母的想象、父母的意愿去被动选择。父母的情绪是真诚的,你的想法是开放的,在碰到具体问题时,把自己带入到孩子的视角,将心比心,考虑孩子的感受更优于讲道理,这样才是真正的尊重与接纳,才不会制造焦虑的气氛,孩子也才能按着自己的节奏成长。

2.及时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及时沟通需要父母平时多有效陪伴,多细心观察,与孩子沟通时需要气氛轻松、内容具体、时机成熟、就事论事、有的放矢,这样才能知情知心,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把握孩子成长的每个重要节点,形成习惯性的真心交流,将亲子间的良好沟通,心理疏导持续下去。

3.角色互换

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看,许多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如同上级与下级,父母一直扮演着管教、施予、命令的角色。这样的方式都是单向的,缺少反馈与交流,孩子得不到发言的机会,也正是如此,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并不完全,总是习惯从自己的特定角色出发,以自我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长此以往,只能导致孩子的被动接受、没有主见,逆反心理甚至泯灭个性。角色互换,可以让父母从孩子身上照见自己的言行,增加亲子了解,也可以让孩子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从被动接受爱到主动付出爱,从只想着自己到顾念起家人,从而与父母互相理解,形成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4.高质量陪伴

在绝大部分家长心中,孩子都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存在。陪伴孩子,见证成长,是每位父母心中所愿。高质量陪伴,需要家长秉承身教重于言教的观念,走在孩子的前面,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成长;高质量陪伴,需要家长遵循孩子心理需求,不断鼓励,适时批评;高质量陪伴,需要家长重视亲子的互动性,陪伴方式多样化,多引导,少干涉。概括地说,高质量陪伴需要家长理解孩子的需求,加入孩子的行动,尊重孩子的想法,打开孩子的视野。

总之,抚养孩子的过程其实是自我修行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放下权威,和孩子平等相待。如果家庭中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在亲情的传导中帮助孩子成长,那么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获得提升;反之,如果亲子关系冷漠、疏远甚至是暴力,在教育中缺失亲情,那么孩子心理自然也不能健康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在爱与安全、信任中健康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预防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的有力武器。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