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里大汗淋漓?教你五招巧治“虚汗”

出品 | 湖南省儿童医院

作者 |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三病区副主任医师 刘春雷

编辑 | 胡鑫

有老母亲发现自己生了一个水娃,非常爱出汗,特别一到晚上睡觉,孩子的头啊背啊全是汗,枕头床单湿漉漉一片,直接印出一个人影,有的娃甚至头还“冒烟”,仿佛在练绝世神功。

天气热、活动多、穿多了自然会出汗,但为啥宝宝在晚上更容易出汗?到底什么情况下才算是汗出过多?

中医认为,儿童生机勃勃,发育迅速,有“纯阳之体”之说,《颅囟经》“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指儿童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各种生理活动都在不断的生长发育,在营养物质的需求上很容易缺乏出现“阳亢阴亏”的状况,这种情况下突出的表现就是“虚汗”的产生。

“虚汗”有自汗与盗汗之分

为啥宝宝在晚上更容易出汗?到底什么情况下才算是汗出过多?

其实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晚上出汗的宝宝在白天比其他小朋友也更容易出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多汗的小朋友往往是自汗与盗汗同时出现的。

中医认为,出汗是由阳气蒸化发泄于腠理而形成,《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正常出汗是身体生理活动的一部分,有润泽肌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儿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汗过多就是一种病理状态了,儿童多汗症以“虚汗”最为常见,常表现为出汗时间与出汗部位的异常:如果宝宝白天稍微活动一下就出汗,甚至大汗淋漓,称为自汗;如果宝宝睡眠中出汗,睡醒时汗止,就是盗汗。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宝宝在刚入睡的时候,额头微微汗出,是正常的,如果整晚都出汗,除了额头,背部或四肢都出汗,这就是典型的盗汗表现了。

中医五招,巧治“虚汗”

宝宝如果自汗、盗汗时间久了就会影响正常发育,而且出汗后腠理空虚,更容易受凉感冒,时间一长就会使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所以一定要及时调理,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调理“虚汗”的方法。

①药浴疗法

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五倍子15克,乌梅15克,艾叶15克。水煎待温后足浴,10—15分钟。可用于自汗或盗汗。

②小儿捏脊疗法

适合3月龄以上的宝宝。捏脊疗法就是在宝宝脊背正中使用捏提法操作来防治疾病的一种保健手法,自汗、盗汗以虚证多见,所以我们用上捏脊法,就是从腰骶部的长强穴至颈部大椎穴方向操作的方向达到健脾补肺,固表止汗的目的。

③中药外敷

适合6月龄以上的宝宝。五倍子粉5克,煅牡蛎5克,丁香5克,用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神阙穴或足底涌泉穴,然后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前贴敷,早晨取掉,主要用于盗汗的调理。

④中药代茶饮

适合1岁以上的孩子。糯稻根30克,浮小麦10克,碧桃干10克,麻黄根5克,水煎代茶饮,喝一周左右。主要用于自汗的调理。

⑤中成药口服

(服用药物请当面咨询专业医师)

玉屏风颗粒或黄芪颗粒

主要成分是黄芪、白术、防风,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主要用于自汗。

生脉饮口服液

生脉饮的主要组方为人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对于炎热夏季出汗、盗汗的宝宝更加适合。

如果自汗或盗汗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一定请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体质,自汗、盗汗的程度及其他病情排除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结核病、风湿病等相关合并疾病,开具个体化的中药汤剂处方,更有针对性、疗效更好。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