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试点“不放暑假”,敲响了鸡娃时代的丧钟?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白晶晶

眼瞅就要放暑假,北京教委“出王炸”。7月2日傍晚,你我都懂的大日子刚过,苦选题荒久矣的资讯网站,几乎同时弹窗一条教育新闻——北京小学将启动暑期托管服务。在这之前,上海也已推行类似政策,在全市开办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为小学生提供暑期看护服务。

▲“首都教育”公众号消息

坦白讲,今年北京学校既讲政治、又讲“武德”。不少外地中小学早开启放羊模式,帝都暑假才姗姗来迟。以我娃所在的公立小学为例,明面上看,7月15日是官宣放假时间,实际上,7月9日就“马放南山”,美其名曰居家学习,实则早早将看管职责推给家长。

旧瓶装旧药

说到暑期托管服务,其实是旧瓶装旧药。只不过,教培巨头集体“萎”了,学校“主阵地”被视作根除沉疴顽疾的解药。以教育之名的任何改革,都能戳中家长的G点,这才让小小暑期托管班都能上新闻头条。

先来个名词解释,啥叫托管。一纸通知里说得很清楚,我来帮不懂的家长翻译一下:

首先,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有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意思是,孩子送到学校,别指望老师帮忙管学习,孩子也不能满操场撒欢跑。毕竟,现在课间十分钟都“名存实亡”了。一个暑期托管班,再发生磕碰,老师如何担待得了。

其次,各区教委结合实际,本着公益、志愿原则开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何况教育产业化喊了多少年的口号?再说了,网传公立学校托管费一天只收46块,这点钱还不够买杯奈雪的茶,就这样让老师放弃暑假,怨气满满的杏坛使者,心理这一关肯定过不了。负责托管老师的脸色,又能有多好看?

这不,消息一出,被动了奶酪的教师圈炸了。有的老师放狠话,“敢实行我就敢辞职,领导上吧。”有的老师说实话,“逼死培训班,累死老师,老师收入又涨不了多少”。冲着寒暑假才想教书育人的大学生,也被实力劝退,“那我还考个锤子的教招……”

▲部分网友评论

家有吞金两脚兽,家长本该乐见暑期托管班的出现,因为学校的“笼子”总比居民小区里的托管班牢靠,可我所在的小区妈妈群,也有不少替老师说话的——“这政策对老师有点不人道,我们孩子班主任住得远,每天五点起床,晚上七八点才到家,孩子都说午休时睡得最香的是他们老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政策初衷是替家长打消后顾之忧。对双职工家庭而言,如果没有老人的帮衬,熊孩子的暑期比绩效考核打了3.25还让人难过。谁来陪孩子,比职场出差谁来陪领导更让人烦恼。

暑期托管是三孩政策配套?

还有人想得更长远,将暑期托管看作三孩政策配套,这个逻辑上倒也讲得通。毕竟90后一代宁愿脱发,也不脱单,结婚率赶不上80后的离婚率。与其指望他们生出一代新韭菜,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80后这代“韭经考验”,割起来才顺手。

近期,看到网传某市七年级的语文试卷。作文题是以《孙权劝学》为例,进行劝说主题整理课,向父母表达自己期待再拥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愿望并进行劝说。

▲网传题目(图/网络)

“劝生PUA”都P到孩子头上,出题老师也真是敢想敢干。推出暑期托管,莫不是也想替家长上下其手,鼓动群众统统不戴套,放心大胆生起来?当然,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对不少职工家庭来说,生不起三娃不打紧,先解决了一娃的暑期难,这一政策绝对是“功德”一件。

作为常年奋战在带娃一线的中年老母,我深知暑期托管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约等于几年前的驴皮阿胶,喝茅台前咽下那几粒片仔癀。更像是安慰剂,基本没啥实际疗效。

为何这么讲呢?还是以我娃所在的北京公立小学为例,一年级五个班, 每个班40个学生,一共就是200个孩子。现在每周一三四下午,学校课后安排了一个半小时的托管班,放学时间延长到5点半。照理说,多数家长即使是体制内的,下班时间也在5点以后吧,更别提互联网大厂的996加班制了,可我们学校的托管班愣是只有7个小孩上,这里面还包括一位外国友人的娃。

▲图/图虫创意

剩下那193个孩子,都在4点放学时准时被接走了。谁接走的,并不重要,无外乎是全职的爸妈、隔代老人,关键是接走后去哪儿了?怎么说呢?才小学一年级,我娃同班一个女同学朗诵英文的熟练程度,惊人到让我怀疑,她能读懂莎士比亚。她放学后,肯定不是偷偷输了想你液,而是偷偷补了高年级才上的课。

托管班成“鸡肋”,因为托管约等于不管,基本就是让孩子在教室呆坐一整天,顶多发几张练习卷。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有钱有人有闲,只要能占住一样,都把孩子早早接走,整回去“鸡娃”。

越减越负

一提教育内卷,必提剧场效应。问题是,谁都想让前排的人坐下看电影,但谁又都不愿意当最先坐下的那个人。社会环境变成一种零和博弈,不知道几代人的更迭,才能产生观念的根本变化。

“减负减负,越减越负”是这几年不争的事实。就近入学,催生了学区房暴涨;校内减压,豢养了教培巨兽。上海执行公民同招政策后,房价也迎来一波大涨……一针针兴奋剂打下去,一座座衡水中学站起来,一所所县城中学倒下去。逐年看空的,只有家庭手里的六个钱包。

▲图/图虫创意

还想说几句,家长为什么焦虑的话题。其实,我本人也长期深陷教育焦虑,总想给孩子打点鸡血,没想到孩子异常淡定,是个鸡不动的娃。一次夜聊,我问他,“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孩子一秒没迟疑,“去送饭”。

即使校外培训机构全体倒闭,鸡娃惯性也难不倒劳碌命的中国家长,实在不行就撸起袖子自己上吧,谁也不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就算当年高考没立过马嘉祺的学霸人设,也绝对考不出25分的丢人成绩。只要高考指挥棒不变,学校忙着“减肥”,家长忙着给娃“加餐”,无形中加重的还是家庭负担。

《中庸》里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后一句是笃行之。我真心希望,国家真能拿出割肉剜疮的精神,干点实事,别总盯着教育产业化那点碎银子,算算生育率的大帐,为家庭排忧解难。毕竟,后继有人才是真正赚翻的长远保障。

来源:冰川思想库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