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贴上“学习差、暴力、坏孩子”标签后,这样的孩子还能逆袭吗?

提起00后,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可能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但其实00后们也已经迈向了20岁的大门。

2017年,我国史上第一部长时间记录孩子成长的纪录片《零零后》在央视播出。经过长达12年的拍摄,让它被誉为中国版的“人生七年”。

2019年,《零零后》电影在院线上映,没有多少排片,但却将中国最新一代们的教育问题和成长铺陈在90分钟的电影中。

在中国这种特定的教育环境下,到底什么对孩子来说才是好的教育,或许能从这部跨越了12年光阴的纪录片中,找到答案。

01

“混世魔王”池亦洋

2006年,5岁半的池亦洋还在读幼儿园,是个不折不扣的“魔童哪吒”。

他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带着小朋友们打仗,自己披着一块红布当披风,做着每个小男孩小时候都会有的武侠梦:

有时他是“红孩儿”,有时他是“齐天大圣”,有时他就单纯的是个“大将军”,别的小朋友都是他的小兵。

如果这些小兵们不听话,他甚至会动手打人,生气的时候还大喊:

“谁敢再说,我要把你们都打成肉泥!”

不仅是对别的小朋友,对待老师也是一样。脾气上来了,他能拿着和自己手腕差不多粗的棍子去打老师。

面对着这样一个每天只知道调皮捣蛋,甚至还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幼儿园的其他家长们联名要求幼儿园将他赶出去。

所幸幼儿园的老师没有同意,转眼间5岁半的池亦洋就长大了,升入了小学。

2010年,9岁的池亦洋开始读小学4年级,但人生依旧没有转折,还是一个“差生”。成绩在班中永远垫底,每天都被老师批评:

“是不是想蒙混过关了?”

“是不是想偷懒了?”

如果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因为没有努力、偷懒,成绩差也是正常。

但池亦洋其实很努力很努力。

9岁的他半夜还在做作业,别人5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他怎么都做不完,书上的知识也是越看越看不懂,逼得这个小男子汉在深夜大哭,他已经很努力了,他也很生自己的气,可他没有办法。

他讨厌学校,也讨厌自己,没有了幼儿园时候“孩子王”式的意气风发,池亦洋觉得或许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他。

在很多人眼中,或许这个男孩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学习不行,脑子也不够聪明,加上暴力倾向,以后做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好像也不稀奇。

可命运却没有放弃这个孩子,2016年15岁的池亦洋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

对着纪录片的镜头,他说:“一般正确的路,都是很难走的、布满荆棘的。”

可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改变了这个男孩呢?

02

每个孩子都能发光

时间倒回到池亦洋上幼儿园的时候。

面对幼儿园里,其他家长们联名让池亦洋退学的要求,幼儿园的大李老师站出来,保护了这个“暴力”的男孩。

她说:

“池亦洋为男孩子树立了一个男性的榜样。”

这是池亦洋充满反叛和斥责的童年中,受到的为数不多的一句夸奖。

大李老师用了很长时间去改变这个孩子,足球比赛上池亦洋犯规了,但是爱面子的男孩子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打骂老师,换做其他幼儿园老师可能早就找家长了,可大李老师没有。

她不仅不斥责池亦洋,还反过来安抚池亦洋:

“我知道你不高兴,但比赛要遵守规则。”

“你不可以用暴力,用暴力去征服别人是没有出息的。”

池亦洋从来都习惯于将自己的不满用暴力表达出来,每次大人们都说他错了,都来责骂他,可告诉他暴力为什么不对、告诉他怎样是正确的人,大李老师是第一个。

解决了池亦洋暴力的问题之后,大李老师让池亦洋当了班级调解员,去解决其他孩子之间的纠纷。

结果池亦洋竟然真的做得很好,谁应该跟谁道歉之类的矛盾,他不仅分析得头头是道,更难得的是,这些在家是“小皇帝”的小朋友们,都愿意听他的。

谁能想象曾经像混世魔王一样的池亦洋,真的可以“为男孩子树立了一个男性的榜样”呢?

其实不管是池亦洋也好,还是我们的孩子也好,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和问题,又或者看起来就很平凡,但其实每个孩子都可以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扔在地上的大块金子谁都能看见,可好的教育恰恰就是沙里淘金,要沉下心来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帮助“金子”重新发光。

03

会反思的父母最优秀

时间再前进到池亦洋上小学的时候。

面对孩子糟糕的成绩和老师隔三差五的斥责,池爸爸和池妈妈没有去跟着老师一起责怪孩子,或是质疑孩子的努力,而是担心这样一次次的打击,会不会让孩子对自己失望,对自己失去信心。

显然他们的担心非常有必要, 小小年纪的池亦洋已经不是幼儿园的“孩子王”,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可能是一颗老鼠屎。

看着儿子,常年忙于工作的池爸爸开始反思自己:

“怪我以前管得太少了。”

反思之后,池爸爸和池妈妈没有急着给孩子报补习班,而是希望多给孩子几次机会,让孩子自己体验,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这让我想起来比尔·盖茨的妈妈,面对年少孤僻、拒绝和家人交流的比尔·盖茨时,她首先想的不是儿子出了问题,而是带着全家一起去接受心理治疗。

没有一个孩子是相同的,但好的教育是相通的。最好的父母,可能并不是给了孩子多么富裕的物质条件,或是掌握了多少育儿知识,而是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第一时间反思自己。

14岁的时候,池亦洋遇到了橄榄球,他自己说:“我有被震撼的感觉。”

在橄榄球的赛场上他好像又重新回到了幼儿园那种意气风发中,充满自信。

原来他站在幼儿园的操场上唱国歌,现在他站在世界橄榄球青年锦标赛的赛场上唱国歌。

好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千里马和伯乐。

成功没有既定的标准,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像参考书中所讲的那样去成长,可只要遇见了好的伯乐,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自己人生路上的千里马。

比如池亦洋,也比如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来源:父母堂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