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贵州各领域重大事件,零时差见证金黔大地新变革

当前位置:黔新网 » 文旅 » 文章正文

秘境对话亚洲第一长洞 第三届“十二背后诗歌节”活动举办

所属分类: 文旅   2019年04月18日   文章来源:黔新网

4月15日-18日,第三届“十二背后诗歌节”暨“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十二背后写作计划”活动在贵州绥阳十二背后旅游区成功举办。刘方、梅尔、陈进、汪剑钊、申宏磊、李南、周瑟瑟、瞿逢、花语、黄明祥、周占林、金铃子、慕白、杨四平、李成恩、安海茵、姜博瀚、廖雯、吴浩宇、徐华宁、贾红薇、黑沙、程树杰、小野等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导演、艺术家、歌手、文旅专家参加活动。同时举办了第三届“溶洞诗会”、“诗与时间的对话:梅尔诗集《十二背后》研讨会”。

“十二背后诗歌节”与“溶洞诗会”到今年已经举办了三届,众多国内优秀诗人与数十个国家的诗人参加,写下了大量关于十二背后的诗歌作品,出版了诗歌专集,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十二背后这片古老又年轻的风景王国,正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诗歌、文化、艺术活动聚集地,成为一个诗歌文化地理座标。

据了解,十二背后旅游风景区总占地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有横跨七亿年时光神秘的亚洲最长溶洞,有唯美的清溪峡山水风光,有奇绝诡异的中国大地缝景观,汇聚了洞、林、山、水密布齐全的生态组合。双河溶洞是“亚洲第一长洞”,也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和“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曾被中央电视台喻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中国地心之门”。

“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是由周瑟瑟、黄明祥等诗人于2015年10月20日在安徽桃花潭国际诗歌艺术节上发起,以口述实录、民谣采集、户外读诗、方言整理、问卷调查、影像拍摄、户外行走等诗歌人类学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周瑟瑟提出“走向户外的写作”赢获广泛时代呼应。诗歌历史上,李白、杜甫不断走向户外,直接把诗写到岩石上。从肉身到精神的解脱,就是‘走向户外的写作’,从修辞的写作走向现场的写作,从想象的写作走向真实存在的写作,从书斋的写作走向生活敞开了的写作。诗歌要寻找活动的有生命创造性的语言,诗人是创造语言的人,没有语言的变化就是僵死的诗歌。当下许多写作往往习惯于守旧的写作,不愿走向户外,不敢脱离书本,走向户外意味着离开了现成的知识体系,因为户外是全新的时刻在变化的体系。

十二背后以深厚的时间沉淀,奇异的地理风景,为诗歌打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而陌生的经验正是当代诗歌所缺少的,寻找陌生的经验是‘诗人田野调查’与‘走向户外的写作’的目的,在十二背后诗人们将找到所需要的陌生的经验,关于时间、自然、生命、神秘、进化等未知的经验。”

16日中午的小学生诗歌公益研学活动,成为本次活动的重要亮点之一,来自绥阳县温泉镇桂花小学五年级的二十多名同学,在自己家门口聆听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好与力量,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艺术家们,进行了一场文化与风景的交融对话。

十二背后旅游区自成立之始,就把帮扶乡亲,爱心奉献作为自己责任之一,五年来,发起组织了多场公益活动,本次针对小学生的公益诗歌研学活动即是其一。旅游区领导介绍说,这样有利于孩子们获得新知识,丰富成长的活动会经常举办。

​活动会上,诗人、艺术家们轮翻为孩子们授课,并赠送了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

责编:吴琳